以下方法绝大部分都是我爷爷(中医,85岁,生活自理)、奶奶(83岁,生活自理,兼顾带孙子)告诉我的。

为了适合更多的人,我又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优化。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00饮食方面

1.不要吃太多,特别是晚上,要尽可能的少吃。

我认为这个建议普适性很强,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长期保持这个习惯,身体状况普遍要好于同龄人。

我的爷爷奶奶一直都保持着晚上极少的食量,且是全素食的习惯。我多次问过他们缘由,他们也回答的很直白,“吃少点,多吃素,身体好”。

即便是正在发育的儿童、青少年,如果让他们吃太饱,极有可能造成肥胖。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如果我每次吃饭7-8分饱,那么当天的精神状态就远远好于每次吃到10分饱。

我的方法:少吃多餐,逐渐适应。按时吃饭是必须的,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在两次正餐的中间,可以补充水果、坚果等食物。

我还发现,长期保持这种饮食方法,并不容易产生明显的饥饿感,特别是晚上,我从来没有出现过饿得睡不着觉的情况。

我不吃宵夜,有时候会感觉有点饿,但我觉得更轻松。所以,我的体脂率常年保持着低水平,我的身体各种指标,也均在正常范围内。

2.不要吃太烫。

我们传统观念里,是要趁热吃。实际上这是个误区,我们的食道、肠道并不适合吃烫的食物,长期这样很容易造成黏膜损伤,甚至引发食道癌。

我的方法:刚出锅的食物,放置两三分钟再吃。特别是用水煮的食物,通常要多夹一些放在碗里冷却,逐一食用,而不是刚出锅就直接往嘴里塞。

3.少吃盐、少吃糖。

虽然盐和糖是人体必需品,但又是非常容易吃过量的食物。盐过量了,容易对肾脏造成负担,同时诱发高血压。糖过量了,容易发胖。

我的方法:我的早餐会适当的摄入糖,很少摄入盐。我会把吃盐的机会留在中午和晚上,毕竟中午和晚上的菜品基本上都是会放盐的。

另外,建议大家少喝白粥。真喜欢喝粥,就煮小米粥吧!    

01锻炼方面

1.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对于这一点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运动都是有益身体健康的。

事实上,经常的剧烈运动会大量消耗身体的能量,反而会有副作用。

最极端的情况是,如果一个人很久没有进行剧烈运动,突然就来一场高强度的球赛,很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所以说,我一直认为,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有好处,而且是最保险的方法。

我的方法:我喜欢慢跑,打羽毛球(很悠闲的那种),铁板桥、深蹲、俯卧撑。

2.运动后不能马上喝水,特别是冰水。

到目前为止,我至少听过3次打球后马上喝冰水导致休克的案例。

我猜想极有可能是因为冰水造成血管急速的收缩,心脏供血不足而导致休克。

我的方法:运动后休息5分钟,喝少量温水。

3.运动后不能贪凉。

很多人运动后,汗水未干,就喜欢对着风扇或者空调吹冷风,或者马上去冲凉。

这些操作在短期来看,可能会导致感冒,如果是对着空调吹脸,还可能会造成面瘫;从长期来看,极有可能埋下更严重的病根。

我的方法:我运动的时候仍然会穿着衣服,结束后会马上将汗水擦干,换上干净的衣服。休息10-20分钟后,再去洗热水澡。

在这里我再多说一句,很多人湿气重,通过运动出汗来排湿气,思路是正确的。

但是错就错在,出汗了没有及时擦干汗水,换上干净的衣服保暖,导致寒气从张开的毛孔中趁虚而入,进而产生新的湿气。

4.运动时间不能过晚。

很多人因为白天工作,只有很晚了才能抽出时间来锻炼。实际上这违背了自然规律,长期如此,身体的机能反而会下降。

我的方法:我的锻炼时间是分散的,早上半小时,上午和下午会抽10-20分钟出来,做深蹲、俯卧撑。

我相信,对于绝大部分上班族来说,一天抽10分钟的时间是肯定没问题的,只是看你愿不愿意了。晚上再去慢跑30分钟,8点后不再运动。周六周末是集中锻炼时间。

02  作息方面

谁都知道早睡早起对身体好,但是真正做到的人非常少。我先纠正一下容易搞错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熬夜了没事,第二天多睡一会就可以补回来,甚至有些医学方面的大V号也是这样宣传的。我很想问,你们这样乱扯,良心不会痛吗?

认为熬夜通过补觉就能解决问题的人基本上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小伙子,因为35岁以上的人早已经发现补觉的方法效果并不好。

从中医上来讲,晚睡伤身,晚起同样伤身(早上是阳气升发的时候,不起床会封杀阳气,导致精神萎靡)。

年轻的时候,熬了通宵,再睡一天,继续生龙活虎。一旦上了年纪,熬了通宵,就算你连续睡两天,精神状态仍然很差。

原因就在于年轻的时候身体机能强大,能抗住熬夜带来的副作用,并不是因为你补了一天的瞌睡。

我的方法:我以前也睡得很晚,后来是逐渐纠正的。

比如,我在第一个月定的目标是,在11点半之前睡觉,保持并稳定一个月;下个月的目标是,在11点20之前睡觉,继续保持并稳定一个月,这样直到控制在10点半之前睡觉。

当然,睡得早必须要起来得早,不然你到点了根本睡不着。(到点了睡不着的原因很多,烦心事多、压力大等等,但睡前玩手机是首要原因,所以,想睡个好觉,提前半小时远离手机是非常重要的。)

03情志方面

1.心胸开阔,不要斤斤计较。

因为爷爷是中医,所以我很早之前就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对各种长寿的方法也很感兴趣。

最初的时候,我发现那些百岁老人长寿的习惯千奇百怪,有爱喝酒的、有爱吃烟的、有爱吃肉的等等。

可以说很多习惯看上去都不太健康,但并不影响他们长寿。正因为如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摸清楚这里面的玄机。

直到最近几年,我逐渐明白了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心胸开阔。

说通俗点,就是心里不装事情,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即便是和别人发生了矛盾,不记仇,吵一架后啥事没有。

这一点在我爷爷奶奶身上也得到了印证。我爷爷性格很要强,有时候会和奶奶、子女发生争吵。

但是吵架归吵架,一件事情吵完之后,他可以当作啥事没发生一样,继续心平气和的和你交流。

而奶奶就更厉害了,爷爷发脾气的时候,她直接无视,自己干自己的事情。

同样的,我自己也感受到,如果一段时间里让我不开心的事情过多,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会不好。

我的方法:我会认识到每个人的不同,也不会奢望每个人和我的观点一样。

所以,当别人和我发生分歧的时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就顺着对方的思路来说。

2.不要因为养生影响到情绪。

有些人喜欢养生,对自己的饮食、作息都控制得非常严格,甚至有点吹毛求疵了。(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需要严苛的饮食作息习惯不在此讨论范围内)从表面上看,这种人的寿命理应是最长。

实际上呢,这种人可能还赶不上那些有吃烟喝酒习惯的人。

举个例子,有些人会因为睡晚了十分钟,中午多吃了一块肉,导致心情不舒畅,觉得有负罪感。

如果一个人经常被这些负面情绪所包围,那还不如不养生了。

举个例子,我爷爷一直都喜欢喝酒,抽卷烟。现在85了,声如洪钟,每天还要坚持看几个小时医书。

按道理来说,烟酒都是毒物,我爷爷长期吃烟和酒,肯定对身体不好。但事实上,从目前来看,抽烟喝酒并没有给爷爷带来明显的副作用。

我认为,正是因为他一直保持了这些爱好(他的爱好就3个:看书、喝酒、抽烟),让他心情愉悦了,进而形成了长寿这个结果。(在这里我想多说两句,有不少人会认为适当的喝酒对身体有好处,实际上这是个误区。在几年前,柳叶刀医学杂志就公布了喝酒对人的健康只有害处。所以,如果你是想为了养生故意去喝酒,就是不明智的选择。)

04辩证养生 

要有自知之明,辩证地选择养生方式。

我单独把这一条拿出来说,就是因为有自知之明是做好前面4大点的基础

前面4条养生保健的方法有一定的普适性,具体到某个人身上,需要辩证地看待。

如何辩证地看待?

就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身体状况这个最大的实际来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养生办法。

我们常人在养生的过程中,最大的误区就是盲目跟着别人学养生,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情况。

早上听隔壁张大爷说喝药酒能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立马就去7里外的小作坊打了10斤高粱酒,又照着张大爷透露的“秘方”抓了药。

坚持喝了2个月,身体素质不见上升,血压倒是飙得挺快。

晚上听楼上的王大妈说每天晚上蹦哒2小时广场舞神清气爽,放下筷子就拉着老伴去跳舞,跳了1个月,舞步还没练稳,心率先不稳了。

这些还不算什么,最恶劣的就是各种经不起推敲的养生文章在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里面肆意传播。关键是很多人相信且照做了!

如果你真的想养生,我强烈建议大家,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搞清楚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

花了3个小时分享整理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暂且分享这些内容,如果大家感兴趣,后期我会继续更新完善。

祝大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